2010年11月26日星期五

格里格:大提琴奏鸣曲,弦樂四重奏(Truls Mørk大提琴)

Grieg: Cello Sonata, String Quartet (Truls Mørk)



專輯名稱:Grieg: Cello Sonata, String Quartet (Truls Mørk)
發行公司:Virgin Classics
發行年份:2002年



專輯曲目及演奏者:
1-3. Cello Sonata in A minor Op. 36
Truls Mørk/Harvard Gimse

4-7. String Quartet No. 1 in G minor Op. 27
Solve Sigerland/Atle Sponberg/Lars Anders Tomter/Truls Mørk



  專輯收錄的兩首格里格作品分別是:格里格為亡弟所寫的A小調大提琴奏鳴曲,Op.36;被李斯特認為是”我們的時代最重要的室内樂作品”,G小調第一號弦樂四重奏,Op. 27。

  雖然專輯主打的作品是Truls Mørk大提琴的Op.36,但晚生略厭它過於爽朗,欠缺沈穩和張力。倒是它的Op. 27更讓我喜歡,很有活力,感覺很年輕,只是有點魯粗。



2010年11月18日星期四

《魂斷威尼斯 Death in Venice》──悄悄話

《魂斷威尼斯 Death in Venice》,1971年


  撇除情愛和藝術探討,某引人思索的背景設定:

  「能問你一件事嗎?没人願意告訴我真相……」音樂家問銀行職員。
  「霍亂漫延,民眾既害怕,卻又三緘其口。没有觀光客的威尼斯你能想像嗎?我建議你今晚就離開,千萬別等到明天。」銀行職員悄悄地說。




《魂斷威尼斯 Death in Venice》part1
《魂斷威尼斯 Death in Venice》part
《魂斷威尼斯 Death in Venice》part
《魂斷威尼斯 Death in Venice》part
《魂斷威尼斯 Death in Venice》part
《魂斷威尼斯 Death in Venice》part
《魂斷威尼斯 Death in Venice》part



2010年11月16日星期二

燃亮──張之亮 《籠民》


《籠民》,1992年



  憑什麼傷春悲秋?縱然華夏男子公寓、黃家駒、喬宏……早不復再。


《籠民》上
《籠民》下


2010年11月14日星期日

《劫後重生 Cast Away 》──牙醫

《 劫後重生 Cast Away》Wilson



  「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以換取一個牙醫。Wilson,其實我希望你就是牙醫。」墜機生還者在荒島對排球說。

  獲救後,他得知愛人已另嫁他人── 一個牙醫。





2010年10月30日星期六

《離開劇院》杜米埃Honoré Daumier

Leaving the Theater
By Honoré Daumier, 1865



  劇目上演,我們一起哭,一起笑,同渡歡樂幻景。
  節目結束,我們互不相識,避免對望,各自溶入暗淡夜色。




杜米埃簡介:
  杜米埃(Honoré Daumier,1808/2/26-1879/2/10),法國著名畫家、諷刺漫畫家、雕塑家和版畫家。堅持批判現實主義,曾因諷刺漫畫入獄,作品受部份藝術界人士貶低,終生窮困。


Gerhard Taschner 簡介


塔斯納Gerhard Taschner1922.5.25-1976.7.21


Gerhard Taschner簡介:
  塔斯納Gerhard Taschner(1922/5/25-1976/7/21)1922年生於德國Jagerndorf,祖藉捷克。1941年在Wilhelm Furtwangler領揮下擔任柏林愛樂樂團首席,戰後開始獨奏生涯,三十多歲已淡出,當教授去,54歲盡慶地結束肉體旅程。




"Sérénade espagnole" by Cécile Chaminade (arr. Fritz Kreisler). 


2010年10月28日星期四

Gerhard Taschner──Scribendum: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鳴曲Op. 108

Gerhard Taschner, Walter Gieseking
Johanne Brabms: Violin Sonata D Minor Op. 108



專輯名稱: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Brahms: Violin Sonata
發行公司:Scribendum
專輯編號:SC009
發行年份:2002年



專輯曲目:
1. Ludwig van Beethoven: Romance In G op.40
2-3. Ludwig van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In D op.61
指揮:阿貝德洛茲(Hermann Abendroth)
小提琴:奧依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
樂團:柏林廣播交響樂團(Berli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録音:1952年3月31日,Staatsoper Berlin

4-8. Johanne Brabms: Violin Sonata D Minor Op. 108 
小提琴:塔斯納(Gerhard Taschner)
鋼琴:季雪金(Walter Gieseking)
録音:1947年4月10日



  不要被眼前事物蒙蔽,封面雖然是奧依斯特拉赫,但卻內藏Taschner的錄音,這也無可口非,畢竟現在奧依斯特拉赫的名氣遠勝Taschner。

  暫不說奧依斯特拉赫的貝多芬如何,因它們活像”風衣版”。季雪金、Taschner的勃拉姆斯Op. 108,無論是氣氛凝造、樂曲層次都比上上之選更勝一籌,加上他倆的默契、交流、各自的魅力等等,所產生的火花絕對是一絕。


音頻外鏈:走人@清風音樂論壇

4. Johanne Brabms: Violin Sonata D Minor Op. 108



2010年10月27日星期三

Gerhard Taschner──Bayer:三重奏、大提琴奏鳴曲

Trio: Gieseking, Taschner, Hoelscher


專輯名稱:Trio: Gieseking, Taschner, Hoelscher
發行公司:Bayer
專輯編號:BR 200 032

Walter Gieseking - Klavier
Gerhard Taschner - Violine
Ludwig Hoelscher - Violoncello



專輯曲目:
Maurice Ravel ( 1875-1937 )
1-4. Klaviertrio a-moll (Recording 22.11.1947)

Ludwig van Beethoven ( 1770 - 1827 )
5. Variationen für Violoncello und Klavier Nr. 1 G-dur WoO 45

Wolfgang Fortner (1907-1987)
6-8. Sonate für Violoncello und Klavier

Walter Gieseking (1895-1956)
9-10. Sonatine für Violoncello und Klavier (Recording 25.9.1948)



  此專輯乃另一張編號為BR 200 031的專輯的延續,第1-4首與BR 200 031的錄音為同日、同場地的現場錄音。BR 200 031為浪漫派,這張則主力於現代作品。

  不過,若閣下購此專輯全為Taschner,那恐怕讓閣下失望了,因此專輯只有第1-4首是有Taschner的小提琴,餘下的都是季雪金和Hoelscher的鋼琴與大提琴。




2. Klaviertrio a-moll by Maurice Ravel 


Gerhard Taschner──Bayer:勃拉姆斯、舒伯特三重奏

Trio: Gieseking, Taschner, Hoelscher



專輯名稱:Trio: Gieseking, Taschner, Hoelscher
發行公司:Bayer
專輯編號:BR 200 031
發行年份:1992年
錄音:1947年11月22日

Walter Gieseking - Klavier
Gerhard Taschner - Violine
Ludwig Hoelscher - Violoncello



專輯曲目:
Johannes Brahms ( 1833-1897 )
1-4. Klaviertrio c-moll op.101

Franz Schubert ( 1797-1828 )
5-8. Klaviertrio B-Dur op.99



  早在MDG推出Taschner專輯前,Bayer就已發行了好幾張Taschner相關專輯。或許Bayer喜歡季雪金Gieseking,而Taschner和季雪金是黃金組合,所以晚生收藏的Bayer的Taschner專輯都有季雪金的鋼琴。世事總有它的微妙。
  



1. Johannes Brahms: Klaviertrio c-moll op.101



7. Franz Schubert: Klaviertrio B-Dur op.99


Gerhard Taschner──Bayer:弗蘭克與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

Gerhard Taschner spielt Franck & Beethoven


專輯名稱:Gerhard Taschner spielt Franck & Beethoven
發行公司:Bayer
專輯編號:BR 200 053
發行年份:2001年

Gerhard Tashner, violin
Walter Gieseking, piano



專輯曲目:
César Franck (1822-1890)
1-4.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in A major (1886)
(Recorded 1947.04.10)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5-7.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No.9 in A major, Op.47 (1803)
(Recorded 1951.12.14)

8. Finale from Op.47
(Recorded 1945.03.15)  



  這專輯很統一,也很有趣。

  統一:只有兩個演奏者,Tashner和Gieseking;全是A大調奏鳴曲for Violin and Piano。

  有趣:可以對比第7、8首,同樣的演奏者,同樣的樂章。第8首的錄音是1945年3月15日,乍看之下無什特別,其實當時正值戰爭最可怕的時期,這首作品錄音後不久的3月28日,Tashner就帶着妻子、兩個女兒,和另一個樂手的托孤,在烽煙下逃到美佔區。談不上”戰爭與和平”,但聽着、想着,別有一番感覺。



4. César Franck: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in A major



7. Ludwig van Beethoven: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No.9 in A major, Op.47


2010年10月26日星期二

Gerhard Taschner──Archipel:西貝流士、布魯赫、舒伯特、帕格尼尼

Gerhard Taschner plays
Sibelius, Bruch, Schubert & Paganin 


專輯名稱:Gerhard Taschner plays Sibelius, Bruch, Schubert & Paganin
發行公司:Archipel
專輯編號:ARPCD 0232
發行年份:2007年


專輯曲目:
1-3. 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Op.47
指揮:Herbert Sandberg
樂團:Kolner Rundfunk-Sinfonieorchester
錄音:1956

4-6. 布魯赫小提琴協奏曲No.1, Op. 26
指揮:Hermann Abendroth
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錄音:1944

7-9. 舒伯特D大調小奏鳴曲D. 384, Op.137, No.1
鋼琴:Hans Altmann
錄音:1954

10. 帕格尼尼Caprice for Violin and Piano A minor Op.1, No.24
(arr. Karol Szymanowski.)
鋼琴:Hans Altmann
錄音:1954



  無獨有偶,Archipel和MDG也選了同一張相片作為唱片封面,而同樣的相片底下,有同一版本的西貝流士小協。

  論音質、製作,Archipel不及MDG,但Archipel勝在平宜。除了可用更平宜的價錢買到一樣的西小協,這專輯也收錄了晚生很喜愛的1944年Hermann Abendroth指揮的布魯赫第一小協,還有舒伯特和帕格尼尼,價格只需MDG的一半。


音頻外鏈:走人@清風音樂論壇

10. Niccolò Paganini : Caprice for Violin and Piano A minor Op.1, No.24
(arr. Karol Szymanowski.)

Gerhard Taschner──MDG:西貝流士與哈察都量小提琴協奏曲、卡門幻想曲

Gerhard Taschner plays 
Sibelius & Khachaturian Violin Concertos & Carmen Fantasy



專輯名稱:塔斯欽納:西貝流士與哈察都量小提琴協奏曲、卡門幻想曲
發行公司:MDG
專輯編號:MDG6421508-2



專輯曲目:
Jean Sibelius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op. 47
Conductor : Herbert Sandberg
Kölner Rundfunk-Sinfonieorchester
(Recording 06.11.1956)

Aram Khachaturian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1940)
Conductor : Hans Schmidt-Isserstedt
NDR-Sinfonieorcheste
(Recording 08./09.05.1955)

Pablo de Sarasate
Carmen. Fantasy after Bizet's Opera op. 25
Conductor : Fritz Lehmann
Bamberger Sinfoniker
(Recording 21.08.1953)


  如果想感受Taschner的魅力,想醉得一榻糊塗,想又爽又過隱,非聽此專輯不可。

  西貝流士小協:令夜裡的火花更顯光芒。
  哈察都量小協:1947年的豪邁,1955年的柔情。
  卡門幻想曲:經典搭配 Fritz Lehmann & Gerhard Taschner。


音頻外鏈:走人@清風音樂論壇

3. Jean Sibelius: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op. 47 



6. Aram Khachaturian: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7. Pablo de Sarasate: Carmen. Fantasy after Bizet's Opera op. 25 

Gerhard Taschner──MDG:布魯赫、普費茲納、福特納小提琴協奏曲

Gerhard Taschner plays 
Bruch, Pfitzner & Fortner Violin Concertos 



專輯名稱:塔斯欽納:布魯赫、普費茲納、福特納小提琴協奏曲
     Bruch, Pfitzner & Fortner: Violin Concertos
發行公司:MDG
專輯編號:MDG 642 1443-2



專輯曲目:

Max Bruch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op. 26
(Recording 29.09.1954)
SDR Symphony Orchestra Stuttgart, Hans Müller-Kray

Hans Pfitzner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op. 34
(Recording 17.04.1955)
RIAS Symphony Orchestra Berlin, Rudolf Kempe

Wolfgang Fortner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Large Chamber Orchestra
(Recording 19.09.1950)
SWR Symphony Orchestra Baden-Baden, Hans Rosbaud



  和這專輯收錄的布魯赫G小調第一小協相比,晚生更喜歡1944年由Hermann Abendroth指揮Berliner Philharmoniker的版本,更浪漫、柔情、細膩……
 
  Youtube另有1944年Fritz Lehmann指揮及1953年Georg Ludwig Jochum指揮的布魯赫第一小協,不過晚生没找到全曲把它們聽畢。
  
  以下是上述所說1944年Hermann Abendroth指揮的版本的第二章:



Gerhard Taschner──MDG:福特納與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

Gerhard Taschner plays 
Fortner &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s


專輯名稱:塔斯欽納:福特納與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
發行公司:MDG
專輯編號:MDG 6421113-2
發行年份:2002年


Gerhard Taschner, Violin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Wilhelm Furtwängler (Fortner)
Georg Solti (Beethoven)


專輯曲目:
Wolfgang Fortner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large chamber orchestra
(Recording 18.12.1949)

Ludwig van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op. 61
(Recording 24.3.1951)



  據說,Fortner寫這首小協時,曾經與Taschner一起討論、研究了很久,曲中有很多地方是根據Taschner的個人特質和技術特點所寫的,可說是為Taschner度身訂造。所以,若喜歡Taschner,此曲還是值得花時間慢慢細聽的。

  順帶一提,Wilhelm Furtwangler正是Gerhard Taschner擔任柏林愛樂首席時的總指揮,那時是1941年。



音頻外鏈:走人@清風音樂論壇

1. Wolfgang Fortner: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large chamber orchestra


2. Wolfgang Fortner: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large chamber orchestra


3. Wolfgang Fortner: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large chamber orchestra

Gerhard Taschner──MDG:ENCORE!(4 CDs)

Encore! Gerhard Taschner plays
Violin Sonatas and Virtuoso Pieces



專輯名稱:ENCORE!(4 CDs)塔斯欽納小提琴安可集!
Encore! Gerhard Taschner plays Violin Sonatas and Virtuoso Pieces
發行公司: MDG
專輯編號: MDG 642 0985-2




專輯曲目:

CD 1
Gerhard Taschner, violin
Martin Krause, piano 


1. Manuel de Falla (1876-1946) 3'19
Danse espagnole (arr. by Fritz Kreisler) 
2. Alberto Ginastera (1916-1983) 2'44
Milonga 
3. Pantcho Vladigerov (1899-1978) 7'17
Racenitsa (Ratschenitza) op. 18,2 
4. Cécile Chaminade (1857-1944) 2'29
Sérénade espagnole (arr. by Kreisler)
5. Alexander Zarzycki (1834-1895) 4'35
Mazurka op. 26
6. Pablo de Sarasate (1844-1908) 9'57
Concert Fantasies on Carmen op. 25
7. Giuseppe Tartini 3'42
L'arte del arco. 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Corelli (arr. by Fritz Kreisler)
8. Fritz Kreisler (1875-1962) 6'18
Präludium und Allegro im Stil von Gaetano Pugnani
9. Antonin Dvorak (1841-1904) 4'20
Slavonic Dance op. 72,2 (arr. by Kreisler)
10. Nicoló Paganini (1782-1840) 7'21
Caprice No. 24 (arr. by Szymanowski)
11. George Gershwin (1898-1937) 2'45
Short Story (arr. by S. Dushkin)
12. Blair Fairchild (1877-1935) 1'11
Mosquitos
13. Modest Mussorgsky (1839-1881) 1'56
Hopak (arr. by S. Dushkin)



CD 2
Gerhard Taschner, violin
Hubert Giesen, piano

1. Nicolo Paganini (1782-1840) 3'25
Sonata No. 12 (= op. 3,6) arr. by Delphin Alard
2. Antonin Dvorak (1841-1904) 5'01
Slavonic Dance op. 72,2 (arr. by Kreisler)
3. Pablo de Sarasate (1844-1908) 7'25
Zigeunerweisen op. 20
4. Cécile Chaminade (1857-1944) 2'17
Sérénade espagnole (arr. by Kreisler)
5. Alexander Zarzycki (1834-1895) 4'36
Mazurka op. 26
6. Pablo de Sarasate (1844-1908)
Zapateado op. 23,2 3'10
7. Romanza andaluzaop. 22,1 5'12
Malaguena op. 21,1 4'23
8. Manuel de Falla (1876-1946) 3'15
Danse espagnole (arr. by Kreisler)
9. Giuseppe Tartini (1692-1770)
L'arte del arco. 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Corelli (arr. by Kreisler) 3'15
10. Fritz Kreisler (1875-1962) 4'00
Schön Rosmarin 1'53
11. Caprice viennois op. 2 4'00
Modest Mussorgsky (1839-1881) 1'53
12. Hopak (arr. by S. Dushkin)
Antonin Dvorak (1841-1904)
13. Sonatina for Violin and Piano op. 100 19'26
G major / sol majeur / G-Dur



CD 3 
Gerhard Taschner, violin
Edith Farnadi, piano 

1.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op. 24 ("Frühlingssonate") 24'09
F major / fa majeur / F-Dur
2. Ludwig van Beethoven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op. 12,3 19'45
E flat major / mi bémol majeur / Es-Dur
3.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op. 78 27'43
G major / sol majeur / G-Dur




CD 4 
Gerhard Taschner, violin
Edith Farnadi, piano 

1. Edvard Grieg (1843-1907)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op. 45 21'55
C minor / ut mineur / c-Moll
2.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op. 13 19'38
G major / sol majeur / G-Dur
3. Othmar Schoeck (1886-1957) 15'53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op. 16. 
D major / ré majeur / D-Dur
4. Maurice Ravel (1875-1937) 17'06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MDG發行的Taschner還挺有誠意的,音質佳,印刷精美。這套4CD也排列有序,CD1是Martin Krause鋼琴伴奏的小品或樂章;CD2是Hubert Giesen鋼琴伴奏的小品或樂章;CD3, 4是 Edith Farnadi鋼琴伴奏的奏鳴曲。



音頻外鏈:走人@清風音樂論壇

以下的YouTube視頻是CD1的第6首,醉人度奇高,小心。



2010年10月13日星期三

《絲路》故事三:高麗老人


  「十七歲,我和家人被送到集中營,看着他們一個一個倒下,只剩下我……我必須把事情寫下,否則,我會忘記。」一個高麗老人說。

  他翻開手中筆記,唱出只有他懂的童年歌謠:……親愛的……親愛的……我親愛的故鄉……





備註:《絲路》是日本NHK製作的記錄片,晚生並没有仔細看、仔細記下,部份內容或有偏差。

《絲路》故事二:他們的王國



  他的家鄉每年通脹20%,為了養妻活兒,他隻身到鄰國的石油王國沙地阿拉伯,尋找工作。

  他是沙地阿拉伯商人,擁有好幾座大型購物商場。他剛痛斥一名外地勞工說,他要最好、最好的,若不能做到,就請回。

  他是富商的兒子,他說他父親很疼他,會給他任何他想要的,無論是什麼。

  他們是麵包店烘焗工人,每天凌晨四時起床,工作到晚上十一時。然後,他們會擠在狹窄房間,各自翻家鄉、親人的照片或物件,帶着疲憊和思念入睡。





備註:《絲路》是日本NHK製作的記錄片,晚生並没有仔細看、仔細記下,部份內容或有偏差。

《絲路》故事一:朋友,我們想念您!

絲綢之路──動盪的大地紀行(NHK)


  兩國交鋒,在一個槍林彈雨的晚上,老先生夫婦的屋門被拷響,來訪的是敵對國的老朋友──阿甲。

  「那只是一個很少,很少的數目,他竟然特意來還錢。」老先生說:「他就是為了還錢,和跟我們道別,冒險前來的……我請他留下喝酒,那是我們最後一次一起喝酒,也是最後一次見到他。」。

  「那一夜死了很多人,很多村民、士兵。之後,我們再没有見到他了。」老太太說。老太太指着遠方的一堆亂石說:「那是阿甲的房子。」

  村民們都走了,只剩下老先生夫婦倆,為什麼不離開?因為曾經有過這麼的一個晚上,有過這樣的一個老朋友。

  朋友,我想念您!




備註:《絲路》是日本NHK製作的記錄片,晚生並没有仔細看、仔細記下,部份內容或有偏差。

2010年10月9日星期六

表裡不一 ──阿道夫.布什Adolf Busch

阿道夫.布什Adolf Busch1891-1952



  阿道夫.布什(Adolf Busch,1891/8/8-1952/6/9)是梅紐因的老師,他的演奏被認為是”不為技巧而演出,只想表達音樂的美感”。他的外表看來兇巴巴,有點嚇人,琴音卻跟外表相反,柔美得很,尤其慢板,美得足以讓人溶化。

  在巴赫《布蘭登堡協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當中,晚生特別喜愛No.5, BWV1050的第二章。小提琴、長笛、羽管鍵琴(或鋼琴)互相唱和、追逐、交替,卡農、分離、滙合,略帶憂怨,又不致悲傷,令人身心鬆弛的一曲。

  這隻3CD的專輯除了有完整的《布蘭登堡協奏曲》,還有完整的《管弦樂組曲》(Orchestral suites)1-4號,BWV1066- BWV 1069,這個組合的專輯並不稀奇,值得一提的是當柔和的第三號BWV1068,第二章Air (Air on the G string,G弦上的詠嘆調),遇上柔美的布什,就是柔得有點可怕。

  當沈靜美的慢板,遇上柔美的布什;當嚴謹的巴赫作品,遇上嚴肅、認真的布什;當經典樂曲,遇上經典小提琴家……當然要與之遇上。




專輯曲目:
Bach: Brandenburg Concerto No.1 in F, BWV 1046
Bach: Brandenburg Concerto No.2 in F, BWV 1047
Bach: Brandenburg Concerto No.3 in G, BWV 1048
Bach: Brandenburg Concerto No.4 in G, BWV 1049
Bach: Brandenburg Concerto No.5 in D, BWV 1050
Bach: Brandenburg Concerto No.6 in B flat, BWV 1051
Bach: Orchestral Suite No.1 in C, BWV 1066
Bach: Orchestral Suite No.2 in B minor, BWV 1067
Bach: Orchestral Suite No.3 in D, BWV 1068
Bach: Orchestral Suite No.4 in D, BWV 1069


2010年10月6日星期三

動容──弗里茲.雷曼Fritz Lehmann

Fritz Lehmann,190/5/17-1956/3/30


  德國著名指揮弗里茲.雷曼(Fritz Lehmann,190/5/17-1956/3/30)遺世錄音首首經典,首首動容,包括:巴赫《馬太受難曲》BWV244、《B小調彌撒》BWV232,韓德爾《皇家煙火》HWV351、《水上音樂》HWV348-350,德沃夏克第8交響曲Op. 88……

  但說來慚愧,認識他全因喜歡塔斯納Gerhard Taschner (1922-1976),第一次聽他們合作的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Op. 64時,有夠眼前一亮。之後聽他倆合作的好幾首作品,都發覺他們在挑戰單聲道極限,好聽得太過份了。

  幾個月前,在網絡找到雷曼指揮的科雷利G小調大協奏曲Op. 6, No. 8、 D大調大協奏曲Op. 6, No. 1,韓德爾F大調大協奏曲Op. 6, No. 2,每首都是上上之選,讓我激動、高興了很久,很久,真想有人為它們發行CD。






Gerhard Taschner (1922-1976) plays 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s Violin Concerto e-minor op. 64 (3. movement) with the Bamberger Symphoniker conducted by Fritz Lehmann (rec. 1953)

2010年10月3日星期日

蒙朧新章──考夫曼 Louis Kaufman

普朗克奏鳴曲
Poulenc sonata (To The Memory of Garcia Lorca)

Poulenc sonata
(To The Memory of Garcia Lorca)

小提琴:Louis Kaufman
鋼琴:Artur Balsam
錄音:1949



美國小提琴家路易斯.考夫曼(Louis Kaufman1905/5/10-1994/2/9是維瓦爾第復興史上的其中一個重要人物。1947年,他錄製了史上最早的維瓦爾第《四季》。1950年,Op. 8的其餘曲目也全數完成錄音。

這是重要的一章,卻不是最動聽的一章,因音質蒙朧,像是隔了幾層紗,苦費了參與者的努力,以當時的水平應能做得更好。縱如此,但演出一流,最愛當中的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獻給皮森德》RV242,聽過好幾個版本的RV242總覺得貨不對辦,還是考夫曼最對胃口。

        如果想更清楚聽聽考夫曼的小提琴,這張普朗克奏鳴曲(To The Memory of Garcia Lorca)是不錯的選擇,曲目也是歷史性首錄,音質頗清




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獻給皮森德》RV242:



2010年9月27日星期一

沉醉於瘋狂──《弗利亞舞曲La folia》



  沉醉於瘋狂,隨弗利亞起舞。
  何須探究樂曲原意──那是没有結果的愛情故事。
  何須考究古老舞步──只是男穿女服的瘋子,拍打鈴鼓的轉,轉,轉。

  如果認真,該好好認識音樂,了解樂曲結構、寫作背景、曲風、每個音符在樂譜上的存在意義……
  如果認真,該每首樂曲都能寫一編史詩式的論文……
  ……若果如此,那一個我早就瘋了。


作曲:科雷利
樂曲編號:Op. 5, No. 12



作曲:維瓦爾第
樂曲編號: Op.1, No.12RV63



作曲:巴赫
樂曲編號:BWV212



作曲:CPE Bach
樂曲編號:wq118/9, H263



作曲:Marin Marais
樂曲名稱:Folies d'Espagne



作曲:Francesco Geminiani
樂曲名稱:Concerto Grosso "La Folia"(after corelli)





作曲:李斯特
樂曲名稱/編號:S254/R90



作曲:拉赫曼尼諾夫
樂曲名稱/編號:Corelli Variations op. 42

2010年9月26日星期日

熱情滙集──薩拉薩蒂Op.23, No.2《踢踏舞曲》


  Zapateado 起源於西班牙,是一種節奏鮮明的舞蹈,特色是用鞋子來踏出拍子,跟踢踏舞異曲同工。这种舞蹈的形式較開放自由,没有太多形式化限制,舞者注重的不是身體的舞姿,而是着重趾尖與腳跟所擊出的節奏的複雜技巧。
(以上文字參考巳網絡)

  踢踏舞起源於西班牙,薩拉薩蒂是西班牙人,由西班牙人所寫的西班牙舞曲自然非常西班牙。何苦每事費思量,隨心隨意,隨樂擺動,感受《踢踏舞曲》的狂喜、熱情和魅力。

  以下是薩拉薩蒂Op.23, No.2《踢踏舞曲》(Zapateado)的多個版本.建議先不要弄清誰為誰所奏,聽一聽,猜一猜它們的演奏者為誰,再問一問自己最喜歡那個版本,答案非常明顯。






薩拉薩蒂 Pablo Martín Melitón de Sarasate y Navascués 




海飛茲 Jascha Heifetz(錄音:1942年) 





謝霖 Henryk Szeryng 




奥伊斯特拉赫 David Oistrakh 





帕爾曼 Itzhak Perlman 





塔斯納 Gerhard Taschner(錄音:1952年) 





哈西德 Josef Hassid(錄音:1940年)


2010年9月24日星期五

Devy Erlih演繹巴赫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及組曲

Devy Erlih演繹巴赫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及組曲1



專輯名稱:Sonates Et Partitas Pour Violon Seul I Devy Erlih
發行公司及編號:Universal Music:476 9685
發行:2006
錄音:1969

專輯曲目:
Sonata for solo violin No. 1 in G minor, BWV 1001
Partita for solo violin No. 1 in B minor, BWV 1002
Sonata for solo violin No. 2 in A minor, BWV 1003





 Devy Erlih演繹巴赫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及組曲2



專輯名稱:Sonates Et Partitas Pour Violon Seul II Devy Erlih
發行公司及編號:Universal Music:476 9686
發行:2006
錄音:1969

專輯曲目:
Partita for solo violin No. 2 in D minor, BWV 1004
Sonata for solo violin No. 3 in C major, BWV 1005
Partita for solo violin No. 3 in E major, BWV 1006




  
  看過一些前輩在網絡上介紹Devy Erlih的小無,卻多半被無視,這是為什晚生要把手上的菜都炒成一碟。

  無伴奏更顯Devy Erlih琴音純淨、清澈透明,非常乾淨、俐落,不油不膩,不拖泥帶水,不濫情,聽老半天也不寡不膩。Devy Erlih或許給人耀技派的感覺,但這種純淨謐靜,絕不是純粹的耀技者所能做到。





先了解音樂,再了解履歷,Devy Erlih簡介:
  Devy Erlih生於1928年的法國巴黎,1955年獲得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辦的 Concours International Long-Thibau(Marguerite Long-Jacques Thibaud Competition) 國際小提琴大賽首獎,後來擔任了法國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榮譽教授、法國巴黎師範音樂院小提琴暨室內樂教授(他的一些學生喜拿他的名號作宣傳)。